【身為局外人,闖進布根地,還成為新銳——Olivier Bernstein】
我今天受誠品酒窖之邀,與Olivier Bernstein先生見面,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局外人,變成局內人,最後甚至被譽為布根地新銳的心路歷程。
「布根地葡萄酒產區,不少知名的家族酒莊,代代遵循傳統,卻不見得總是能夠釀出頂尖的葡萄酒。布根地在世界葡萄酒舞台上,與波爾多一樣,同屬法國的驕傲,然而,品質中庸的葡萄酒比比皆是,實在不足匹配布根地產區的聲望。」Olivier Bernstein談起布根地,雖對當地保守作風痛加批評,但其實聽得出,他對這塊土地的潛力充滿希望。
Olivier Bernstein原本在法國南部的Roussillon創立酒莊,同時在布根地進修與實習,最終在2007年以酒商身份進入布根地葡萄酒產業。然而,布根地業界的保守與排外氛圍,讓Bernstein先生屢遭挫折。也難怪,光看他的名字就像是德國人,而且,以酒商的姿態進入布根地,多少受到當地酒農的排擠與不信任。初來乍到,他試著打進布根地酒農的圈子裡,雖是酒商背景,但卻以酒農的身份出現。當地的酒農、地主,最後終於接納他這個外地人。「一旦融入了這個圈子,」Bernstein先生說,「也漸漸被他們當成自己人。」
如今,Bernstein先生已經成功在布根地伯恩(Beaune)創立新廠,而Maison Olivier Bernstein的葡萄酒,也受到國際酒評界的關注。他獲致成功的根本原因,或許是由於來自風氣自由先進的Roussillon產區。這裡素有「法國葡萄酒的新世界」之稱,沒有歷史包袱,可以採用最新穎的技術,釀出最有創意的酒。這也讓他深諳現代釀酒學優勢,同時擁有豐富的產業背景,自有一套原則與做法,最後的成績每每讓人驚艷。今日品嘗了八款葡萄酒,都甚是精彩,其中特級園2009 Clos Vougeot 飽滿豐潤,不失架構;2008 Charmes-Chambertin 芬芳集中,乾爽堅實;2008 Mazis-Chambertin 辛香明亮,架構硬朗;2011 Clos de la Roche則在集中的果味之餘,散發許多礦石、菸草香氣。從這些作品都感受得到新銳風姿。
今日與Bernstein先生見面時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可以總結為他的知識、堅持與策略。他懂得在葡萄園裡捨棄不好的葡萄串,避免浪費處理時間,確保優良的葡萄收成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進入發酵槽,確保鮮度——這是知識;他懂得掌握最不起眼的細節,一般人只會單純訂購橡木桶,然後照單全收,Bernstein先生卻介入橡木條的處理,訂製木桶,確保規格要求——這是堅持;能夠挾著先進的釀造知識與過人的膽識,來到全法國最保守、排外的葡萄酒產區,排除萬難,樹立典範,這是策略。